
作者简介:杜娟,女,汉族,河南卫辉市人,本科文化,中国民主同盟盟员,中方县教育局干部,怀化市作协会员。中方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。2013年起公开发表作品:微小说《栀子花开》、《单车上的青春》;散文《微雨中的白玉兰》《昨日重现》《高跟鞋》《我与春天有个约会》《眼神》等散见于《怀化日报》、《边城晚报》《中方文艺》等报刊杂志。
在光阴的屋檐下,一个素简的闲情女子,以文字取暖,一路上,走着、写着、感悟着……
杜 鹃
文/杜娟
春天是一场又一场璀璨的花事。四月,正是杜鹃花开的季节,今年的四月跟往年一样。昨日,倚着单位办公楼挑台栏杆向下望,一条鹅卵石小径上的杜鹃开了:红如丹霞,白似雪花,鲜艳如羞涩婵娟,那些花儿,开得那般热烈,一个个都昂着头颅,仰着脸儿,迎着阳光,仰望天空,不屈不挠,热情奔放,无拘无束。除了杜鹃,还有一棵樱桃树陪伴着,樱桃树先于杜鹃开花,花开时满树繁花,雪白一片。因为席慕蓉《一棵开花的树》,而喜欢上了它 :如何让你遇见我 /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/ 为这/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/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情缘 /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/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/ 阳光下 / 慎重地开满了花 /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期望......花开之后,便是“红了樱桃,绿了芭蕉“的景象了。我们教育局办公楼前的一条大路,叫杜鹃路,我似乎被满满的杜鹃簇拥着了,想必我应与杜鹃有缘。
父亲给我取名为杜鹃,说是在我出生时,鸟儿在树上雀跃。家后面靠着山,年年四月,满山遍野开满了红杜鹃,热烈而灿烂,宛若云霞。起初,我并不在意这名字,直到后来:十六七岁,是一个敏感多疑的季节。上生物课的老师,说到了杜鹃鸟的懒,它懒于孵化自己的孩子,让别的鸟儿为之代劳。于是,便有了好事的男生在我耳边戏谑:“杜鹃懒,懒杜鹃喽!”那一刻,我一路生气地回家,缠着父亲给我改名字,父亲硬是没有答应。
时光如梭,到外地读书,新生军训,我与同寝室的人逃了一天课,唯独我被教官揪了出来。当时教官说:“你呀,那么好记的名字,还想逃课!”哎,这“杜鹃”呀,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?再后来,慢慢地喜欢上了古诗词,喜欢上了它的古典和清韵,在古诗词里,随处可见杜鹃的芳踪:李白的“蜀国首闻子规鸟,宣城还见杜鹃花”,李商隐的“庄生晓梦追蝴蝶,望帝春心托杜鹃”,白乐天的“杜鹃花落杜鹃啼”。渐渐的,我喜欢上了杜鹃,喜欢上了“她”淡淡的哀愁,喜欢上了它厚重的古韵古风。我与杜鹃的情缘仿佛是一对欢喜冤家“漠然----讨厌-----喜欢”,这一微妙的变化一切缘于文字,也许,我是一个与文字有缘的女子。或许,当初父亲给我起名杜鹃,应是希望女儿像山中的红杜鹃那样热烈而灿烂;像杜鹃鸟那样有灵气。谁知女儿呀,却是一个安静、内敛而温婉的女子,只有在自己钟情的文字里才能独自绽放,独享清欢。
杜鹃,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名字:像是隔岸的女子,必定不能靠近。然而,却又十分被吸引,似一段感情,开在墙里,但人在墙外,只可远观,不能亲近,近了,就会受到伤害。那些杜鹃,远远地看着它们就够了。最好的感情,一定是远远地看着,一定是心里有,曲曲折折全是她。可是,不会告诉她,因为,她已经是墙里的花,偶尔可以伸出来一点点,多了,就错了,错了,就不美了。
女儿是极喜欢“杜鹃”的,一次在广场上,我告诉她花园里盛开的叫杜鹃时,她立刻高兴说道“妈妈花”,“因为呀,你叫杜鹃!”。她一直这样执拗地叫着,为此,还跟小男孩发生过争执,暴躁的小男孩差点拳头相向。那时,每每去幼儿园,便引来小朋友们一起喊“璇子,你的杜鹃妈妈来啦!”那时的她,是最自豪的,因为在她的世界里,只有她的妈妈叫杜鹃,杜鹃花是当之无愧的妈妈花。
午后的阳光慵懒而温馨,闺蜜好友笑嘻嘻地看着我说:“我和杜鹃走在杜鹃路,一路赏着杜鹃花”,我轻轻地弹了下她的脑壳,“调皮!”是啊!杜鹃开了,杜鹃在开,在开就好!
责编:杨丽群
来源:中方县融媒体中心
习言道|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
中央城市工作会议,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!
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(7月7日—7月13日)
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
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
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
学而时习之|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
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